来看看这些妙招
在日前召开的成都市纪检监察机关审查调查工作专题会上,金堂县竹篙镇作为唯一镇一级代表,分享了基层办案探、闻、摸、寻、靠、助、制、强、联、精、情、实“十二字”工作法。“我们坚持聚焦办案引领,立足基层实践,探索形成了一套涵盖深挖问题线索、提升办案能力、把好案件质效的全链条工作做法。近三年,竹篙镇纪委立案39件42人,立案数逐年增长30%,查办案件无一例申诉。”竹篙镇纪委书记、监察办主任张洪波介绍。
竹篙镇的“十二字”工作法是如何在深挖问题线索,在促进规范化法治化正规化,在提升案件查办质效上精准发力的?
闻、探、摸、寻
拓宽渠道深挖问题线索
“2022年春节上班后,在同机关干部的日常交流中,闻听个别镇干部春节期间可能存在违反值班值守纪律情况,镇纪委立即介入核查情况,经核查,立案1人,组织处理1人……”竹篙镇聚焦监督第一职责,立足基层实际,“闻”“探”“摸”“寻”多措并举,全方位、多角度发现问题,破解基层案源少、办案结构单一问题。
如何深入群众,一探究竟呢?该镇纪委会同村级纪检员,走农家、拉家常、发联系卡片,深入田间地头、乡间茶馆收集情况、发现问题。闻风而动,从日常谈话、工作效果、干部评价中听闻情况、发现线索,“打破砂锅究到底”分析问题。
同时,查微析疑,顺藤摸瓜,从信、访、电、网等信访举报中抽丝剥茧提取有效问题线索,顺着专项治理、巡察督查发现的问题线索找新问题。寻风捕影,从线索处置、问题整改漏项、缺失中捕捉寻找新的问题线索。数据显示,近三年通过监督检查发现问题立案数占比增幅为47%,2021年主动发现问题立案数占比87.5%。
靠、助、制、强
夯实根基促进规范化法治化正规化
督促出台《竹篙镇内部管理制度》《竹篙镇镇村目标考核办法》机制;制作竹篙镇《初步核实流程图》《审查调查流程图》……在夯实工作根基上,竹篙镇坚持系统思维、协同联动,贯通“上、中、下”三级力量做到“靠”“助”“制”“强”,不断促进执纪执法规范化法治化正规化,破解基层办案力量薄弱、程序手续不规范等问题。
紧紧依靠上级纪委,争取全面工作领导指导,重要线索第一时间请示报告,2021年向县纪委上报问题线索17条。在思想上纠偏,协助镇党委厘清并落实主体责任,常态汇报、主动灌输,从讲政治、顾大局的高度阐明查办案件的重要性,筑牢全面从严治党“两个责任”共同体,同向发力、同频共振。2021年3名班子成员主动向镇纪委提供问题线索8条,立案4件4人,组织处理1人。
在强化风险管控上,聚焦监督执纪执法关键环节梳理廉政风险点位18个,完善信访核查、线索处置等权力运行内控机制4项,始终把安全办案放在首位,切实杜绝出现打听案情、说情打招呼、失密泄密等问题,严防“灯下黑”。此外,坚持“两专三精”配强班子,镇纪委副书记明确专职专用,一心一意从事纪检监察工作,体现“专职”,纪委委员全部由镇相关科室骨干力量担任,实现全员“精干”,切实强化工作力量。
联、精、情、实
着力提升案件查办质效
2021年在查处执法队员违规收取钱物案件后,镇纪委立即组织案发部门开展警示教育,通报典型案例、观看警示教育片,现场以案说纪,深刻汲取教训,以身边事警醒身边人……
警钟常鸣、头脑常清。竹篙镇始终坚持“质量就是生命,责任重于泰山”,“联”动“精”细,用“情”育人,力求“实”效,着力提升案件查办工作质效,破解基层审理案件质量不高、以案促改不到位等问题。
推行镇、片区、县纪委审理室三级联审机制,层层严把审理关。近年来,竹篙镇纪委查办的案件均采取三级联审模式进行审核把关,确保了案件质量。突出精准适用,对疑难复杂问题,由镇审理组、协作审理组、审理室组成联合审理组进行集体讨论、综合研判,对适用条规、定性量纪等进行精准把控。
“2021年上半年某社区干部因工作目标进度落后被相关部门通报,我们对其进行问责后,多次走访该社区,既从思想上教育,又从工作上激励,鼓励社区‘两委’提振精神,‘知耻而后勇’,年底该社区此项工作跃升全县第一。”该镇坚持以回访教育工作为抓手,用心用情贯通运用“查、阅、听、判、帮、促”六字诀,帮助受处分人员卸下包袱、轻装上阵。专求实效,始终坚持“惩前毖后、治病救人”基本原则,扎实做好以案促改、以案促建、以案促治,深挖案件背后的制度漏洞,以制度建设规范权力运行,着力实现查办案件政治效果、纪法效果、社会效果相统一。
编辑:陈艾 刘春春
校对:王雪钰
原创稿件 欢迎转载
更多精彩↓